

如果青春有模樣,那最美的模樣,當是勇于擔當、奮力向前的姿態。虎年新春時節,在電建核電公司國和一號核電工程施工一線,活躍著這么一批青年員工,他們是電儀專業出色的年輕技術員,憑借著對電建工作的滿腔熱愛,憑借著對工程技術的不懈追求,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讓自己的青春綻放在施工現場的各個角落,成為工程現場善學善問善做和敢闖敢拼敢試的一個個“電建小將”。
龐亞舒,如今到國和一號核電項目部已經整兩年了。剛進廠時,作為新人,他的內心總是充滿疑問,每天不減的是對新鮮知識的渴望,對任何設備、材料、技術他都充滿興趣。炎炎的夏日籠罩著整個榮成核電,但他一步不肯停歇,扎根于現場,不懂就問,問過再實踐,他總說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他用最短的時間熟悉了核電的程序并運用的游刃有余。
核電站電纜橋架安裝屬于新型施工工藝,對結構與連接安裝提出了更高的質量控制要求。國和一號示范工程設計要求主廠房電纜橋架大部分采用核級抗震類橋架,支吊架、橫擔配合結構鋼梁和輔助梁全部采用焊接的方式。相比較傳統的電纜橋架,核級抗震類電纜橋架在安裝方面的要求特別高,為提高安裝質量,縮短施工工期,龐亞舒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并借鑒以往施工經驗,通過分析核級電纜橋架的安裝要求、標準以及依托已經成熟的常規電纜橋架安裝工作程序,和班組成員討論分析得出結論:核級抗震類電纜橋架的連接控制,屬于質量控制中的一項要點,特別是連接件的應用,選擇標配的螺栓,安裝現場配合焊接工藝,完善核電站電纜橋架安裝的組裝工藝,期間通過控制連接件的使用數量,避免增加組裝時間,由此提升安裝工效。
隨后,由龐亞舒牽頭負責,攻關小組完善了這種針對抗震類橋架安裝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現場的精準安裝,避免產生應力,達到了設計抗震標準要求,提高了效率,縮短了施工周期,并且一次安裝合格率達到了100%,得到了業主單位的高度認可,具有廣泛的應用推廣價值。
李杰,國和一號項目部調試助理技術員。作為2020年分配到電儀專業年紀最小的員工,李杰受到了大家極大的關愛,然而他并沒有因為這份特殊照顧而產生優越感,反而將這份幫助當跳板來完成自我的學習和成長。近一年的學習,柔弱的少年已經變得愈發結實了。
白天,李杰跟著班組老師傅做接地、做驗收橋架,樣樣都是手到擒來;晚上加班,他抱看“直流、橋架”等系統的圖紙,在師傅及班長的引導下對應現場學習,經過一年的現場實踐,他沒有了“紙上談兵”的膚淺,多的是親自動手實踐過程中學到了很多圖紙上顯現不出來的實際知識。他勤學好問、細心認真、謙虛向上,注重團隊協作,班組成員都十分喜歡這個小伙子。在榮成核電項目電儀的這一段時間里,歲月賜予這個少年的不僅是滿手的老繭和黝黑的皮膚,還有時光沉淀的電建情懷。
劉火清,剛畢業就跨越千里進入了國和一號示范工程工作。他堅信:舞臺多大,發展空間就有多大。作為一名地道的四川人,他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由于核電工程剛剛開啟,專業安裝工作還未展開,他就跟著老師傅們干施工用電、干照明、干接地,每天穿梭在工地上,他常說:我就是塊磚,哪里需要往哪搬。
2021年,劉火清開始負責開關站220kV GIS設備的安裝技術工作,從施工方案的編寫到質量計劃、開工報告等資料的準備,他不懂就學、就問、就上網查,將GIS設備安裝的前期工作準備妥當。目前,GIS設備安裝剛剛開工,這時他就遇到了一個大難題。GIS室行車設計10噸,設備凈重9.75噸,已達到行車負荷的90%,屬于四級風險吊裝作業,需要編制專項吊裝方案和四級風險管控措施,這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但他不怯,通過查看四級風險相關程序,根據現場實際和吊裝師傅的指導,以及與上游單位的溝通,他在兩天內完成了四級風險吊裝方案編制和相關文件資料的準備,最終在上游單位的見證下圓滿將六臺GIS設備安全順利引入室內。
王凱,國和一號項目部電儀專業助理技術員,“技無大小,貴在能精”,這是他經常說的一句話。他膽大心細、踏實勤奮。照明管安裝是目前電儀與建筑配合施工的重要工作。他認真進行圖紙審閱,虛心向師傅學習,每天與業主、監理溝通驗收,第一時間掌握現場信息。他參加工作不滿一年,由于是第一次接觸電建工作,好多系統、設備不熟悉,他虛心請教、電話咨詢,仔細研究圖紙、廠家資料,然后在現場做好實踐,風雨無阻,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保質保量的完成了倒送電照明驗收工作。
那些正經歷青春的人,會把自己在青春中奮斗的痕跡刻畫在心里,謹記自己在青春中留下的深淺不一的腳步,謹記在青春年華里一個個成長的故事。有人說,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最大的不平凡。在繁忙的核電建設工地上,正是這些有目標、有擔當的年輕人在各自崗位上的敬業堅守,譜寫了那份獨特的青春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