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電建核電公司繁忙的國電寧夏方家莊百萬機組工程施工現場,有這么一位質檢員:他“妙手回春”,降服了無數的施工質量通病;他目光如炬,任何質量暇疵都逃不過他的法眼;他體力充沛,現場每天總能看見他奔波的身影。他身穿質量監察服,背著“書包”上現場。他,就是電建核電公司方家莊項目熱機公司質檢員王得亮。
1994年,王得亮進廠成為了一名鍋爐設備安裝工。一名合格的鍋爐安裝工必須要看得懂圖紙,熟悉和專業相關的專業知識。進廠后,王師傅從零開始,刻苦專研,不懂的就虛心請教,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憑著一股鉆勁,經過幾年的磨練,王師傅成為了一名技術精湛、專業知識豐富的行家里手。由于他工作認真負責,所承擔的施工項目未出現過一次安全和質量事故,多次受到業主和項目部領導的肯定和表揚。
今年2月份,剛剛來到方家莊工地的王得亮“臨危受命”,開啟了自己的質檢工作新征程。他迅速投入到工作當中,由于精湛的業務技術及豐富的現場施工經驗,王師傅很快便適應了這一角色。工作中,王師傅對每個項目的施工環節進行嚴格的質量跟蹤過程控制,特別是鍋爐受熱面開焊前尺寸的復查、高空受熱面的找正、煙風道組合安裝尺寸的控制等工作。由于其認真的工作態度,使工程質量一直處于高標準的在控的狀態。
眾所周知,質量檢驗是保證工程優質的重要手段。平時的王得亮,是一個滿臉笑容、和藹可親的老師傅,但只要一涉及到現場驗收,很多人都會說他是“鐵面包公”,嚴格無私、無情,大伙對他是又愛又怕。
愛,是因為他盡職盡責,嚴把質量關,他就像一道鐵閘,對工程質量及時發現問題,把質量缺陷和毛病統統關在“門外”。他更是主動服務,幫帶技術人員,耐心傳授他們施工管理方法。怕,是那些想走捷徑、圖省事、蒙混過關的施工人員怕他的檢查驗收。當然,年輕人對他更多的還是敬畏。
由于施工現場協作隊伍作業人員流動性大,素質參差不齊,而一線技術人員大多又很年輕,現場的施工管理經驗不足。為了將質量缺陷消滅在萌芽狀態,王得亮將自己多年積累的實踐經驗悉心傳教給年輕人。他耐心細致的給他們講解施工、報驗的程序,叮囑他們對作業過程中,常規質檢項目的檢查,一定要做到細致認真。
王得亮自己常說“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他因此教育年輕的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要多看圖紙、多到現場、用數據說話,這樣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他隨身攜帶的挎包里,有線墜、卷尺、水平尺,在現場一旦發現問題,當場分析,找出問題原因,提出解決問題方法。就是這樣一個平凡、普通的電建人,總是默默無聞地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用他那認真負責的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同事,使大家自覺擰成了一股繩,一定要建設讓業主放心和滿意的精品工程,在寧東大地樹起中國電建的一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