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黝黑的面龐,結實的身材,臉上總是帶著陽光的笑容,在核電工程公司陽江核電項目部,有著這樣一個被新進廠員工稱作“青年老師傅”的小將,他就是年僅23歲的儀表試驗班班長——吳百廣。五年的電建時光,已經讓他從一名稚氣未脫的學生成長為一名班組領頭人,在這五年的時間里,有人耐不住寂寞、受不了清苦選擇了離開,而吳百廣用自己的踏實、執著走過了公司東西南北的一個個工程項目,換來了沉甸甸的收獲。
天南地北“練身手”
2011年8月,吳百廣參加工作,被分配到了公司新疆農六師項目部。對于一個從未遠離家門的新員工來說,剛進入一個新的環境開始接觸、實踐具體的工作,他開始有些覺得茫然。然而他很快調整心態,努力將自己融入到新的工作、生活環境中,將在學校中學到的專業知識理論與具體的工作實踐操作相結合。面對工作中的困難,他從不輕言放棄,而是腳踏實地,遇到不懂不會的就記錄下來,查資料、找老師傅請教,一點一滴的學習、積累。他在工作實踐中深有感觸:以前學到的只是理論知識,自己欠缺的是動手能力,要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為此,他就從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做起,偌大的廠區里大家總是能看到他匆忙的身影。高高的升壓站開關上、空間狹小的盤柜里、伸手不見五指的電纜溝都有他忙碌的足跡,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和同事們的好評。
2013年的一紙調令,他來到了江蘇彭城檢修項目,由于當時工期緊張、任務繁重,他開始了沒日沒夜加班加點搶趕工期。他認為越是艱苦的地方越是嚴苛的工作要求越能磨練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每個試驗他都將接線、操作儀器、拆線、恢復等各項工序做的一絲不茍,最終按期圓滿完成了任務。轉眼間,他已經參與了七、八個火電項目的建設工作,完成了大大小小四百余項儀表試驗。這些工作經歷的磨練形成了他堅韌不拔的意志、過硬的專業技術、謙虛的工作態度,也讓他從一個毫無經驗的青年員工成長為一名在工程項目中能夠挑大梁、獨當一面的“老師傅”。
泰安項目“展鋒芒”
2014年,在泰安項目,憑借著出色的表現和豐富的經驗,吳百廣開始獨立負責整個項目的電氣試驗工作。年輕的他,用勤奮的工作和精湛的技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為了將工作做的更精更細,每次試驗前他都仔細檢查各項資料,試驗接線完成后他還會再次確認。在一次做電纜耐壓試驗時,試驗儀器無法找到電纜頻率進行升壓,當時業主監理都在場,當大家都束手無策懷疑電纜有問題的時候,他并沒有草率的下結論,而是仔細的對每一處進行檢查、核對,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他發現是試驗儀器里的一個螺絲掉了,最后把試驗儀器拆開進行處理才使得電纜耐壓順利完成。這就是他,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問題從不退縮、畏懼,而是迎難而上,憑借自己的知識、經驗查出原因,被大家親切的成為“試驗小百科”。
陽江核電“成小將”
2015年,吳百廣被提升為陽江核電項目儀表試驗班班長,全面負責電氣試驗和儀表校驗兩個方面的工作。工作中他總是把最艱難的任務留給自己,他知道現場環境復雜,每天工作前都會反復強調 “多看一眼,安全保險。多走一步,少出事故”。他也會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技術經驗傳授給新員工們,將這些年來自己積累、提煉出來的技術要點手把手的教授給大家。雖然在班組里他的年齡是最小的,但他卻是名副其實的“技術大拿”。在做TD斷路器耐壓試驗時,其中一臺斷路器耐壓不成功,廠家和業主反復查找都無法確定原因,他仔細研究后,發現是斷路器內的真空包破損,最后經過討論,業主要求廠家更換斷路器內的真空包。2015年過年時正趕上陽江核電2號機組LY系統檢修,班組里需要留有工作人員為新換下來的母線做耐壓試驗,為了讓班組成員能夠順利回家過年,他主動申請留了下來。在班組里,他雖然年紀最小,卻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和擁護。
現在很多年輕人認為電建行業艱苦,工作勞累且到處奔波,而吳百廣卻認為,工作無好壞貴賤之分,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無論干什么工作都要盡全力,要干出個樣子來。他是這么想的,更是這么做的,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學習、勇于實踐,在跟隨核電工程公司的輾轉征戰中逐漸成長、成才,成為了電建行業的一名青春“小將”。